饮用水不安全:不缺报告只缺治理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5-02-04
“饮用水安全”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,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。为了解城市饮用水水质,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在全国选取29个大中城市进行水质检测。其中,29个城市中15个城市的20项饮用水指标全部合格,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52%;14个城市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的情况,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48%。
“饮用水安全”的问题,一直为社会公众所关注。而根据报告显示,我国的饮用水安全形式,的确异常严峻。如抽检的29个大中城市,其中有14个城市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的情况,占到一半左右;如超8成水样余氯含量不达标;再如七成城市氟化物含量偏低……数据并不会骗人,这样的现实足以证明:我国的饮用水,的确没有公众想象中的那么安全。在这样的境况下,对其进行治理显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而现实,似乎也对这进行了佐证。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,我国的确发生过多起自来水安全事件,仅在2014年1-4月,全国范围内曝光的自来水问题事件就高达十余起,平均下来几乎每周一起。自来水如此,处于同样监管环境之下的饮用水,其安全指数的确很难给公众以信心。而2014年4月的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,更是将饮用水水质问题再度置于聚光灯下。在这样的现实境况下,对“饮用水安全”的调查报告,其实只是对常识的一种重申。
饮用水的社会危害性不言而喻,其轻则给公众带来健康隐患,造成公众身体的损伤,重则可能导致公众生命的陨落。既然如此,对饮用水的安全问题,便不可轻视,而必须提高警惕。毕竟,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:饮用水出现安全问题,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,因为我们无处可逃——如果是大米有问题了,我们可以吃小麦玉米;如果是其他的一些食品有问题了,我们可以选择“用嘴投票”;但如果有问题的是水,我们似乎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了。
客观来说,对于饮用水不安全的现状,我们从来就不缺少相关的报告,无论是公益组织还是一些社会机构,都会循环性地发布着类似的信息;但我们却缺少配套的治理方案,尽管需要治理早已达成共识,但各地的行动仍然很少,尤其是涉及多地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时,更成为监管与治理的盲区。在这样的境况下,的确需要发挥区域联动性,无论是防范还是治理,只有区域间有必要的联动性,治理饮用水不安全的现状才更加可期。
上海正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