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天,有网友发微博称贵州大学南校区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,涉及到上万师生饮用水安全。网友称有条件的老师家,自行使用净水器进行过滤,而学生用水是通过物理过滤或外买桶装水使用。微博发布后,引发网友热烈讨论。为求证网友反映的情况,贵州都市报记者连续3天深入采访,发现网曝情况属实,同时了解到,目前相关部门已采取应急方案解决。
水源受污染 师生生活受影响
针对网友反映的情况,贵州都市报记者连日来进行实地采访。5月4日,记者在贵大南校区就遇见正就“水事件”讨论的同学。
一位同学说,寝室每天清早流出来的自来水,颜色不正常,全是乳白色,用来洗衣服都不行。
“不仅是学生宿舍,连老师们使用的自来水也是这样,老师说那是学校自备的取水点附近的水源受到污染。”同学们说。
为深入了解情况,记者进入多个学生公寓进行采访。“自来水浑浊,已有一两年了。”一名大三茶艺专业的同学说,他读大二时就这样的,只要下大雨,每个寝室里的水龙头,都会流淌像黄泥巴一样颜色的浑水,用盆子接来澄清,还有不少细小泥渣。
“流出来的水成乳白色,像牛奶一样,根本不敢喝。”多名大二的学生说,南校区遭遇水污染后,至少上万师生正常生活受到影响。
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大二女同学说,每天清早水最浑浊,闻着还有些怪味。天天如此,只好等到中午用盆或桶接水,澄清后用来洗脸、刷牙、洗衣服。
在南校区1号学生公寓和2号学生公寓,两名宿管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宿管值班室里,自来水也一样受污染,很多老师家也这样。自从自来水出现浑浊后,至今没有人敢饮用。
相关部门:水污染事出有因
据了解,贵大南校区的自来水,是从花溪水库里流入花溪河的,学校很多年以前就以自备水源的方式自行在花溪河平桥路段取水,从取水点抽水后进行过滤、消毒后,供学校上万师生使用。
两湖一库管理局花溪水库管理处的孙处长称,花溪水库库区里的水是达标的,12年来,每天都有专人进行监测,水质都没有问题,一直保持在二类水质的标准,花溪水库共有两家大的取水单位,分别是中曹水厂和花溪水厂,经过对水进行更专业的处理后,进入市政供水管网,成为千家万户的饮用水。
记者查找污染源过程中采访到花溪区水务局张局长,其称,2006年,贵阳市政府就曾要求各自备水源的单位关闭自备水源,并网到政府的供水管网,确保饮用水不受污染。由于种种原因,贵大南校区一直在使用他们已用了几十年的自备水源。近3年来,由于有关部门在养牛村修建排洪工程,养牛大沟的排洪口连接花溪河,位于贵大南校区从河中取水点上游百余米,遇到暴雨时,浑浊的水经过排洪出水口后,被贵大南校区的取水设备吸入,出现了该自备水源受到污染的情况。
记者采访中了解到,自政府要求关闭自备水源,统一使用供水管网里的自来水后,贵大积极配合,至今贵大南校区已有近2000户教职工接入市政供水,尚有600余户教职工因特殊原因无法并网,与学生们还在继续使用学校自备水源的自来水。
“由于没有征到地块等种种原因,并入市政水网系统的加压站至今没有建成,贵大南校区无奈之下继续沿用自备水源。”据贵大后勤管理处梁副处长介绍,贵大南校区确实还有600余户老师和学生,因特殊原因继续使用几十年来的自备水源。以前花溪河的水没有被污染,30多年前,贵州农学院的师生及附近的村民,都一起使用这个水。
今年3月24日贵州大学就“水”报给省政府办公厅《关于加快推进贵州大学南校区水改工程的函》中称:贵大南校区自备水源取水点严重污染,水质较差,加之养牛大沟污水直排自备水源取水口上游100多米,存在极大的用水安全隐患,师生员工反映强烈,要求尽快进行水改接入市政供水管网。
紧急方案:1个月内确保“过滤”
5月6日,针对贵大南校区水受污染一事,记者采访了花溪区政府、水务局、供水公司等相关部门得知,贵大南校区水污染事件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重视,目前已经形成应对的紧急方案,以确保师生们尽快用上未受污染的水。紧急治理方案为:
一、在一个月内,由花溪区政府、供水及贵大等部门,协同将贵大南校区的自备水源取水口,顺目前的取水点上移250-300米,移到排洪口上游;二、由贵州大学加强自备水源设施更换,确保过滤系统起到实质过滤作用(以上两点作为近期的应急方案);三、政府相关部门尽快修建该区域的加压站,最终彻底取消自备水源,并入市政供水管网(这一条作为长远方案)。